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长春市二道区:建体系创载体 让党员教育管理更有“抓手”

发布时间: 2022-06-24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我们十委社区每开展一轮全员核酸检测,都需要在半天时间内完成对3938户8306位居民的采样工作。正是我们搭建的“全区竹青党员志愿联盟+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平台,让我们顺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防控任务。”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林静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

十八大以来,长春市二道区研究探索党员教育培训新理念、新举措,不断拓展党员教育功能,采取建立一套体系、创新一个载体、打造一项工程、汇聚一股正气的措施,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阵地建设、完善跟踪问效,长春市二道区把党员教育目标责任考核作为推动地区长远发展的工作抓手。不仅将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还严格按照任务、时间、责任、督导“四落实”的要求,加强对各责任主体党员教育工作的跟踪问效,及时反馈,及时跟踪督办,凝聚工作合力。并且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社区(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采取财政拨付、党费补充形式,每年党员教育培训基金达200万元以上。“同心港”理论宣讲员马明对近年来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的极大改善非常满意,在他看来,如今的场地就是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标准一流。

在新形势下,长春市二道区根据形势发展和上级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及时了解党员需求,更新教育内容。在党员教育内容拓展上,确立了全区党员教育培训思路,以“高标准、抓细节、重特色”的理念为引领,使教育培训更具有实效性,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六大教育板块。在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上,突出“三个结合”。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观摩相结合、思想引导和能力提升相结合、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增强党员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在理论讲解和现场观摩上,着力打造“一核三馆”教育基地,把红色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生动教材。采取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方式,为广大党员开展党性教育搭建一个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服务平台。在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手段结合上,探索灵活管用的方式方法,推行课题互动、主题讨论、组队辩论、播放声像资料等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新时代e支部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增强党员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在思想引导和能力提升相结合上,建立了党员创业示范区--街(镇)党员创业培训基地--社区(村)党员创业实践技能基地全覆盖的创业链,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引领全区党员创业就业。优粮易购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二道区互联网业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徐建勇,为帮助辖区居民及周边群众突破因缺乏实用技能就业创业难的瓶颈,与协会成员单位联手提供各类创业就业资源。建起了“‘红桅帆’创业就业家庭厨房”扶助项目,由企业免费为各类有就业、创业意向的群众提供主副食品加工、制作等技能培训。目前,已有150多人因参加培训有了一技之长,20余人谋得了就业岗位。

党员教育工作既要保持整体推进、确保面上覆盖,更要突出关键重点岗位和关键领域,长春市二道区根据不同党员状况,有选择、有重点、有节奏地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一是持续深化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程。发挥领导干部“关键”作用,精心谋划教学专题,通过实施“干部成长教育培训146工程”,抓好专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建立“课堂理论教学、实践体验感悟、教育成果转化”一体化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有形的建设成果。二是扎实推进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程。建立“理论提升+能力提升+资质提升”的党务干部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自主选学”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理论水平;实行基层党务干部实战式轮岗锻炼、导师制培训等措施,提升党务干部抓党建工作的能力素质,适应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需求。三是全面启动新党员教育培训工程。把好党员“入口关”,新党员培训注重“三个结合”,即:专题讲座与研讨交流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地参观相结合,典型引路与自我激励相结合。

在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长春市二道区还充分认识到党员典型引路的重要意义。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孟祥民、“小巷总理”谭竹青,将党员教育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先进人物“带”,社会力量“帮”,创新模式“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东站街道十委社区为引领,搭建了“全区竹青党员志愿联盟+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平台,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总结、推行十委社区“五型”(引领型、网格型、智能型、服务型、创业型)党建工作模式,是对党员教育的深化和拓展。通过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智能运行、多元服务、创业推动,构筑起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党员教育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