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乡村的振兴腾飞,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引领。朝阳区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实施农村党建“六大行动”,用有力度、有温度的党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聚焦主责主业筑牢组织根基。坚决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摆在重要位置,开展基层工作规范升级行动和村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行动。体制改革“下真功”。召开区委城乡治工委第三次会议,制定下发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对当前乡村治理工作进行部署。全力为乡镇明责赋权扩能,下放43项行政审批服务清单。加快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和“一支队伍管执法”,在街镇全覆盖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队伍。队伍建设“强担当”。坚持能人治村理念,着力选出一批政治强、有能力、会发展的村书记,去年以来及时调整撤换村书记3人;突出正向激励,专项开展2023年优秀社区(村)书记(主任)招聘工作,推动1名村书记进入事业编制、1名村书记享受乡镇副职待遇;常态化吸纳优秀“四方面”人员进班子,近年来共选拔3人,让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监督管理“动真格”。严格落实新时代吉林党支部BTX标准体系建设,45个乡村党支部绿灯率始终保持100%。建立5类48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研发阳光助农360°微平台小程序,定期开展“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专项检查,有效强化村级工作规范。
瞄准“围城经济”狠抓产业发展。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跃升行动和“三资”清查盘活行动。对标先进以学促干。先后组织乡村干部200余人次,到成都市战旗村、杭州市小古城村、松原市杨家村等集体经济发展好、产业项目做得好的先进村考察学习,多次召开村书记座谈会,在思维碰撞中拓宽发展思路。支部领办以点带面。紧盯“产业星”薄弱环节,重点打造3个省级合作示范社,在土地流转、村企合作等方向大力探索,形成“小田变大田”、“这有田”、“科技小院”等特色发展项目。文化兴村强品牌。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围绕迎新村“大屯集”强化党建引领,建立第一个农村“朝阳25℃”大屯集党群服务站,以优质服务传承优秀文化,吸引市区游客赶集打卡,开集日均客流量达上万人次,年交易额两千万元。
围绕“赛马争先”促进工作创新。开展乡村组织示范项目评比行动和治理模式创新探索行动,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紧盯重点压责任。多次召开基层党建调度推进会,提出“一街镇一特色”党建品牌打造计划,确定全区13个党建示范村(社区)和35项街镇特色亮点,以“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方式狠抓落实。比武拉练增活力。举办街镇书记大比武活动,推动街镇党(工)委书记登台比进度、晒成绩;指导村书记围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工作,年初承诺定责、年中践诺演讲、年底述诺比武,切实让乡村两级党组织比有动力、追有目标。探索治理新路径。健全村民自治,乐山镇辛屯村被评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做实网格治理,在长兴村试点打造村屯“五微”治理模式取得实效;做细民生服务,创建“情系迎新 志愿在心”服务品牌,积极引导志愿者群体融入乡村治理,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